我们的菜,自然要由我们国内的食客去评价,不应该让那些外国人来评头论足。”
罗瑜看向陈煦,先是有一些想要去争辩,但后来却又泄了那股劲。
“我不是说一定要让不懂的人来评头论足,我是说传播,我们想要传播出去我们的美食文化,就需要获得一定认可不是吗?或许有很多的评价机构存在,但现在知名度最高的还是星级的评级,不是吗?”
冯一帆看着陈煦和罗瑜两个人开始了争论,他先让两个人争论了一番。
等到两个人平静了一下,他才开口说:“所以,我是希望,可以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一套评级,要用我们的一些标准,去评价我们的一道菜,一套宴席,一个餐馆,如何才能算得上是顶尖。”
这番话,让陈煦和罗瑜不再争论了。
两个人又一次惊讶看向冯一帆。
两个人想过很多种冯一帆将来会走的路子,但是两个人完全没有想到,他们终究还是低估了冯一帆的野心。
他不但不要去做三星餐厅,而且还要颠覆现有的国际评级机构。
他的想法竟然是,要构建一套属于国内自己的评级方式。
国内的餐馆,就要依循自己的标准去做。
这可真的是有点出乎意料了。
要知道,国内光是菜系便有着四大和八大之分,剩下各地还有大大小小各自不同地方特色菜系,可以说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实际上与各地不同口味喜好,都是有着一定关系。
所以至今国内也没有一套完善的评判标准。
但是冯一帆竟然要建立属于中华美食的评判标准,真是让陈煦和罗瑜有点不敢想。
冯一帆大概也能够想到两人的一些想法。
“我知道,国内南北方、东西部,甚至包括各地区饮食口味上都有着不小差异,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,一个顶尖的厨师,便是要能够适应各地不同人的口味需求,如果做不出食客喜欢的菜肴,还怎么能称为顶尖?”
陈煦和罗瑜依旧是很惊讶,他们确实没想到冯一帆会有如此大野心。
陈煦想了想问:“冯大厨,那您的餐馆,究竟是什么菜系呢?”
冯一帆微笑回答:“苏记不属于任何菜系,苏记就是苏记,你可以在苏记吃到任何菜系的口味,但苏记的菜不属于任何菜系。”
罗瑜奇怪问:“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您要怎么去确定一个标准呢?”
冯一帆继续回答:“标准不在味道上,而在于餐馆服务上,菜品的质量上,无论是什么菜系,最终还是不能跳脱出‘色、香、味、意、形、器’这六点吧?所以标准也就在这六点上。”
罗瑜奇怪问:“不是色香味意形吗?”
冯一帆解释说:“你们难道没有发现,实际上国外顶尖餐厅,对于每一样餐具的定制都是非常考究的吗?这一点在我们国内以前也同样很讲究,只是后来慢慢被人们有一定的忽视了。
所以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