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陆自明的选择(2 / 4)

看看时间还早,他拨通了丁亭山的电话。

“自明,许久没联系了,最近怎么样?”

“哦,亭山兄,我这里还好。”

电话那头丁亭山熟悉亲切的声音传来,陆自明心里一阵温暖。丁亭山现在已经跳槽到上海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设计总监,工作比原来更忙了,但是事业平台和待遇也提升了好几个台阶。陆自明把自己的近况和这次借调的机会一五一十跟他讲了,咨询他的意见。

丁亭山略一思忖,答复的很爽快:“自明,现在这个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:要么辞职下海,看准机会到市场上去闯一闯、搏一搏。现在整个经济形势空前的好,特别是我们这个大行业里机会很多。不知道你们深州市怎么样,在上海像我们这个专业有文凭、有资历的人,在市场上很抢手,许多大公司都在到处高薪挖人。这是一条路。另一条路,如果你决心继续在体制内发展,我建议你要想尽一切办法进政府机关,到大机关去、到大平台去,这是我给你的建议。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,人呢,在年轻的时候,一定不要选择安逸,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去大平台的机会,即使眼面前损失点利益,也要坚定地往上走!这样你才会遇到更多优秀的人,未来才会更有想象空间。”

丁亭山的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。好朋友就像一扇窗,不同的窗有不同看世界的角度,有不同的风景。结交到像丁亭山这样的好朋友,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推开了一扇窗。陆自明仿佛拨云见日,如沐春风,月白风清。行业的大潮奔腾,浪花翻涌,这种形势每个人都有感受。但是像深州城毕竟还是一个三线小城市,经济体量和市场的开放度与大上海不能比,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也还是以本地国有企业为主力军,当然也有一些外地民营开发商涌入,本地也有许多小型民营开发公司成立,但无论数量上还是体量上都比较小。因此,陆自明暂时看不到加入市场的合适机会,目前也没有离开体制的打算。那么就剩下一条路,坚定决心,先借调到市建委再说。明天再跟叶苹苹聊一聊,听听她的意见。毕竟这是自己的大事,对两人的未来而言也是一件大事,不好太自作主张。

第二天上午,陆自明打电话给叶苹苹,想约在晚上见面。

“苹苹,晚上有空吗,见个面方便吗?”

“哦...自明,晚上我这边可能要加班呢?”

又要加班!陆自明心里一阵不爽,自打认识叶苹苹这么多年,在她嘴里从不知“加班”为何物。去年以来突然以加班为借口说过好几次,她的岗位这么多年在质量安全监督站办公室一动未动,有什么好加班的?陆自明每次听到这个理由,心里面都在打鼓。

听陆自明不说话,叶苹苹问道:“喂,你有什么事吗?”

“嗯......是有点事想和你商量......”陆自明低沉地说道。

“那这样,要么中午在我单位附近喝个茶吧,见面聊。”

“好吧,那中午见面聊。”

叶苹苹这段时间和王忠良打得火热。王忠良的优势是明摆着的,撇开家庭条件不谈,就个人情况而言也胜陆自明一筹。他的岁数和陆自明相仿,年纪轻轻就是市府办秘书二处的副处长。实际工作担任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许永盛的秘书,前途是一望可知的一条金灿灿的金光大道。用母亲的话说,再过一两年调正科,至多五到八年一个副县处级稳稳当当熬出来。在这个小城市里,副县处级是大部分体制内干部的一条重要分水岭,官吏之间的分际线。一般而言,副处级及以上的干部就是“官”了,也被尊称为“领导”。而副处级以下充其量叫做“吏”,还是属于“干活的”范围。母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一辈子做官太太,在父亲的树荫底下乘凉,好不逍遥自在。家庭稍大点的事情一切都有父亲搞定,压根不用她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