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迷也最终导致反弹未能延续。由于背离技术信号级别继续扩大,后市反弹仍会继续展开。同时,从来没有失守过的沪指年线图上的20年均线已经来到2919点,因此,在此之下实为/空/.头/.陷阱。在A.股.30多年的历史中,抛开2021年2月份以来的这次调整,历史上共出现11次弱势行情的持续调整,持续时间从6个月至48个月不等。如今,上证指数距离2021年2月的3731点高点已经时隔35个月。短线来看,当权重补跌,上证50指数完成日K线级别底背离结构和其他指数协调性一致后,多头反击随时可能到来。此外,很多科技类个股已经走出7连阴,也有反弹修复的动能,大概率就会在本周快结束时或下周初出现,要注意提前做好准备。
另一方面,新能源方向持续发力,除了光储方向维持较高的活跃度以外,周四午后锂电池板块也加入了反弹大军之中,中矿资源、融捷股份双双涨停,可以看到随着短线情绪的回暖,市场整体赚钱效应正不断的扩散。但需注意的是,7000亿左右的量能水平下,是无法维持多个热度连续上涨的。分化与轮动或仍是后续市场的主旋律,故应对上或应更多聚焦于前排活口标的之中。
11日市场是一个分化,创业板强,沪指弱,这来自于权重股的不同。而说到热点,尝试对上证50VS国证2000进行一个分析,可以发现最近3年,实际上,蓝筹股表现都很差,但如果向前,2016-2020年则是蓝筹股强周期的,尤其是2019-2021年初,这是最猛的一波。所以,当时就是以大为美。但最近2年,很明显就是越小越炒作的情况,甚至微盘指数表现最优,不是说质地如何,而是说高频交易,量化交易的模式。所以,局部和整体来看,这两个风格对比,还是很有感触的。
目前有一些权重股在护盘的,包括提到过的国有大银行、煤炭等高股息模式的品种,但也有很明显的群体性弱势、跳水现象,所以对股民来说,必须有应对震荡市弱周期的底层逻辑配置,否则很难应对长期低迷的行情。这才是股民最需要的,所谓的各种牛市抡,以及高预期都是不合时宜的。如今新低后有一些品种异动,率先超跌反抽,但不能改变趋势,形成反转,所以还是要小心。至少要区别对待,比如说业绩报预增的超跌品种,近期的活跃还是有章可循的。
经常有投资者提问,板块下.跌为什么,这只个股这么好,怎么就跌了呢?如果总是找原因,永远找不到原因,如同上涨一样,找得到确切原因吗?所谓的原因,下.跌时候也有啊;所谓下.跌的原因,上涨时候也有啊。怎么办?先找应对,涨或跌,这已经是事实了,怎么应对?永远去想怎么办,而不是喊为什么。
2023年大小盘风格切换频繁,但总体上小盘风格相对大盘风格占优。展望2024年,国内.经.济持续稳定恢复,利好价值股,/M/.联.储.降息预期升温,下半年有望开启降息,美债利率下降、./中/M/.利差收窄,均有助于对利率更敏感的成长股占优;国内宏观流动性维持相对宽松,预计M2同比增速维持高位、M1同比增速震荡、M1-M2增速差收窄幅度有限,伴随国内宏观.经.济修复,成长股与价值股增速差预计呈缩小趋势,相对利好价值股。2024年A.股.震荡向上概率较大,但当前国际地缘因素扰动不断。综合分析,2024年上半年成长价值风格相对均衡,但随着海外货币政策转向,下半年成长股占优可能性逐步上升。
除此之外,也注意得到海外资金的持续贡献。比如上交易日市场调整之际,北向资金出现罕见的逆势扫货,虽然净流入不多,但给市场带来信心提振。而周四,指数震荡之际,北向资金迎来大幅的净流入,并一度刺激指数快速上行。
估值历史低位外资大行再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