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招聘西席(2 / 3)

千里奇缘 天上文 2080 字 3个月前

个问题即可。先诗,后文,最后对一联。”

“学生已经了解。”钟逸答道。

“那就以水为题,咏七绝一首,押山韵。”

“押山韵。”钟逸随口问了一句,但看两位老儒的表情,便不再多问。他脑中急转,人已走向座位。刚坐下,脑海中已浮现佳句,口中朗声吟咏:“江上飞舟共午眠,同饮圣泉会飞仙。轰然一声才惊梦,悠悠几缕魂绕山。”

“噢,你是从三峡来的?”长脸老儒点头询问。

“学生确实来自三峡,因有所感,故而作诗较为容易。”钟逸坦然回答。

“以水为题,作韵文千字。”方脸老儒未等钟逸多言,便提出了下一个题目。

对此,钟逸已是胸有成竹,无需多思,便将水的形态从河水、江水、海水,乃至滴水,详尽描绘,再论及水的形态、水势等,其间融入一些佛道理论,一篇韵文便应运而生。

方脸老儒审视完毕,目光锐利地盯着钟逸问:“你本是儒门传人,为何信奉佛道?”

“佛道之理与儒门之理大同小异,若文中有佛道之说,圣人亦不过是修道之人,或是证果之人。”钟逸从容回答。

继续阅读

“哼,果然学识渊博,希望还能让老夫二人满意!”方脸老儒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。

“只要先生赐予弟子机会,弟子定当竭尽全力,不让先生失望。”钟逸恭敬地说。

“很好,希望你能言行一致!听清楚,老夫上联已定:‘江陵城中一婴降,呱呱坠地报四方。不为名利争富贵,只为救世苦一场。’”

钟逸听闻此联,一时竟无言以对,面上露出三分苦笑,起身欲走。

“年轻人如此缺乏耐心,实乃我儒门之不幸!”方脸老儒责备道。

钟逸扫了方脸老儒一眼,心中一动,站定脚步,再次思考长脸老儒的上联,“似乎是在描述一个人的一生,而刚才他又问过自己关于佛道的问题,莫非此联与佛道有关?”钟逸想到这里,又注视了两位老儒一眼,转身走回案后,提笔疾书:“玉皇大帝贬神仙,争吵无定说前缘。皆因尘心留不住,飘然一心降凡间。”

“弟子只此一个下联,若不妥,弟子只好告辞了。”钟逸写好后,审视一遍,目光坚定地望向两位老儒说。

“意境是对了,但工整尚欠佳。”长脸老儒审视后,似乎细细品味了一番,点头道。

“若弟子对得过于工整,下联便失了真意。”钟逸听后,恍然大悟,心中更加笃定,微笑着回答。

“好,很好!玉和,带这位公子去见大夫人。”长脸老儒赞许地说。

一名身材墩实的黑衣汉子走出,向钟逸拱手一礼,说:“公子,请随我来。”便引他向大门边的小门走去。

钟逸向两位老儒拱手致谢,说:“多谢两位先生!”随即跟随玉和进门。

进入门内,迎面是一堵照壁,上面书写着一个巨大的“剑”字,下方摆放着盆栽的鲜花,五彩缤纷,将照壁映衬得格外鲜艳;转过照壁,是一个静谧的院子,院中花坛里花开得热烈,红的、白的、黄的、紫的——几乎将院子装点成了花的海洋;花香袭人,使得院子里“嗡嗡”声不绝,让人几乎要沉醉其中。

钟逸见到满院子的花,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,对跟随着他的玉和说:“你们这里的花真多,我都叫不出名字来了。”

“这些都是几位夫人让栽的,据说后园的花更多,若公子留在我们这里,将来有机会入园赏花。”玉和解释道。

钟逸听后,不禁仔细打量玉和,发现他虽然外表粗犷,却并非普通下人,似乎是个读过书的人。

“公子不必惊讶,我以前也读过一些书。”玉和察觉到钟逸的疑惑,主动说明自己的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