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镇上卖鱼获(2 / 3)

镇上有一个中型的码头,每天都有好多渔船以及钓鱼艇在那里停靠,镇上的收购站基本上都是在码头边上。

没多久,父女俩就来到了镇上最大的收购站,杨记渔获收购站。

老板杨国栋跟县里几家大型的海鲜酒店以及大型超市都有合作,而且在县里还有一家海鲜批发店。

杨家有门路,不管是小杂鱼、小贝壳,还是深海大鱼都收,而且价格比其他的收购点要高一点。

陈芷瑶听自家老妈八卦,这杨家还是镇上的首富呢。

这个时候出海捕鱼的船只还没回来,不过今天是大潮,不管在镇上赶海,还是去无人小岛赶海的人都很多,这时收购站里非常热闹。

接待父女俩的是杨国栋的大儿子杨家俊,镇上的人都喊他小杨老板。

杨家俊喜欢海钓,平时没少在陈伟强的渔具店买渔具,两人交情还不错。

看到父女俩带来的鱼获,小杨老板眼睛一亮,看着那几只一斤以上的大青蟹,眼睛都不眨一下。

“陈叔,今天的海鲜价格不错,兰花蟹半斤到一斤之间的,42块一斤,一斤以上的,58块一斤。”

“青蟹半斤到一斤之间的,52块一斤。一斤以上的,70块一斤。”

“海鳗56一斤,珍珠石斑鱼36一斤,青衣60一斤,猫眼螺30一斤,小八爪鱼30一斤,花螺38一斤,响螺120一斤,蛏子30一斤,其他的小贝壳一律按6块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!

杨家俊开出的价格,明显比村里的收购站要高一些。

陈芷瑶心里十分懊恼,早知道她就不偷懒了,来镇上卖渔获能多卖不少钱呢。

亲兄弟明算账,家里赶海的收获一直都是各自拿钱的,因此渔获也要分开结算。

最先结算的是陈奶奶和严舒婷的渔获:

猫眼螺6斤,30块一斤,总共是180块。

蛏子7斤,30块一斤,总共是210块。

月亮贝、花甲、青口贝这些总共总共18斤,6块一斤,总共108块。

加在一起,婆媳俩的渔获是498块,按500块结算。

看着好像不多,不过两人赶海的沙滩人太多了,能有这些鱼获已经很不错了。

接着下来是陈爷爷和陈伟强的渔获:

青衣鱼一共3.5斤,60块一斤,总共210块。

2条海鳗一共13斤,56块一斤,总共728块。

4只青蟹都是半斤到一斤这个范围的,一共3.2斤,52块一斤,总共是166.4块。

2兰花蟹刚好是一斤左右,两只一共2.1斤,58块一斤,总共121.8块。

一起是1226.2块,按1230结算。

她爸和爷爷没有金手指,光靠抽水坑都能赚到一千多块钱,陈芷瑶越发觉得留在家里赶海是个好主意。

最后就是收获颇丰的陈芷瑶了。

猫眼螺一共4斤,30块一斤,总共120块。

青蟹有两只是一斤以下的,一共1.6斤,52块一斤,总共83.2块。

一斤以上的大青蟹有6只,一共7.2斤,70块一斤,总共504块。

珍珠石斑鱼4.6斤,36一斤,总共165.6块。

2只兰花蟹不大,总共一斤三两,42一斤,总共54.6块。

花螺3.6斤,38一斤,总共136.8块。

海鳗7.5斤,56一斤,总共420块。

响螺刚好是一斤,120块。

小杨老板拿着计算机,按了好一会儿才算好,总共1604.2块,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