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老汉被媳妇怼了一下,嘿嘿一笑,也不觉得在孩子们面前丢了面子。发火?不存在的。在家里死要面子那就是想不开。
“之前说了那么多家的姑娘,除了咱们觉得品性不好直接拒绝了的,咱们看上的都是人家挑剔咱们不好,所以都没成。”
胡兴坐在胡老汉旁边,脸上有点挂不住,心里很是愧疚,他是家里的老大,他婚事艰难,连带着弟弟们的婚事都耽搁了。
“我就琢磨着是不是咱家老大这个木头性子不讨姑娘喜欢,才总是不成的。”
胡兴:嗯?是这个原因吗?
李氏毫不掩饰的翻了个大白眼,又来了哦,每次回来都是这样,我们不关心你的心路历程,请直接说重点行不行?
胡老汉当然看懂了媳妇儿的不耐烦,赶紧说重点。
儿子们:就知道。
“我灵光一闪,这次去不能光是给老大说了,得连带着老二老三一起说了,万一觉得老大不行,老二老三里有能成的也算。”
胡兴:行吧,能成一个是一个。
老二胡旺、老三胡发:嗯?咋还有我们的事儿呢?
“爹,你咋不把我跟小福子也带上?”小四胡达见没带上他跟小五,觉得爹这件事情上偏心了,忍不住抱怨。成功的获得了来自老父亲的一个脑瓜崩。
“你小子才多大?等你娶媳妇早着呢。”
李氏直接一个巴掌拍在胡老汉背上,肉眼可见的生气了。
小四胡达幸灾乐祸地想:看,娘给我出气了。
“得了,你也别叨叨了,这事儿肯定黄了!你让我说你啥好?你仨儿子一起说人家不打你一顿都是好的。”
“打我干啥?”
胡老汉知道这事不占理,可也不到打人的地步吧?
“你这话说的像不像给你儿子找共妻?谁家姑娘能给人这么糟践?你说不打你打谁?”
仨大儿瞬间白了脸,他们宁可打光棍也不可能干这种有悖人伦的事儿的。
“你看你,我就那么不靠谱吗?”胡老汉知道没说清楚,连忙解释:“我说清楚了的,这仨货都到年纪了,看看姑娘能看上哪个?”
李氏脸色好了些。但还是觉得这事办的有点不在理了。
“那也不是啥好话。人家姑娘家能答应?”李氏表示换做是她,她是不会答应的。几个儿子表示附议,谁家好人听见他爹这话能不生气的。
“答应了啊。”胡老汉弱弱地说。
胡兴:看吧,我就知道……嗯?答应了?还有这等好事?
不止是胡兴,除了胡老汉的所有人,都愣住了,好似连夏日里的蝉鸣都收敛了许多。
“你说……婚事成了?”李氏有点懵,随即又想到什么连忙问:“是那张家姑娘不?有啥条件?”
“还得是媳妇儿,人家姑娘是个有主意的,这事儿还是她自己做主答应的。”胡老汉一五一十的把张家父子和张莲的条件仔仔细细的说了。
其实张家父子的条件算是苛刻,毕竟风气就是这样的,大多数人家娶媳妇那就是打算着任劳任怨给自家干活生孩子的,少有人家会把媳妇当成自家人,更加少有人会真的心疼他们。
但是胡家不一样,男人疼媳妇像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,那是天生就会的天赋。虽然胡家久远之前老祖宗这样是别有所图,但是经过时间的洗礼,事情变得很是纯粹。
“这些条件不都是应该的?人家养大个姑娘容易嘛。二十两的彩礼,有点少了。”李氏嘱咐道,张家提的那些条件就是她进了胡家之后一直在受用着的,但是前十几年在娘家吃的苦,她也还记得。
“嗯,幸好出门的时候你特意让我带了银子去的,我看着好就赶紧定下来了,我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