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,不能让国家陷入危机之中,他采取雷霆的手段来阻止这一切。
那些卖国求荣的官员们,面对王志伟的坚决打击,开始感到恐惧和不安。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已经败露,无法逃脱惩罚。然而,他们仍然试图顽抗到底,但最终被王志伟等人识破并击败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王志伟逐渐掌握了主动权,卖国求荣的官员们纷纷落网。他们将面临法律的制裁,为他们的背叛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王志伟决定亲自审问这些被捕的官员,希望能从他们口中得到更多有关匈奴的情报。
王志伟正襟危坐于丞相府的大堂之上,面色严峻。堂下,一位身着囚衣、神色慌张的官员被押解进来,此人便是近日被揭发勾结匈奴、泄露军情的叛徒——兵部王侍郎。
“你可知罪?”王志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直视着王侍郎。
王侍郎脸色苍白,额头渗出冷汗,但仍试图狡辩:“丞相大人,冤枉啊!我怎敢背叛国家?”
“哼,证据确凿,你还想抵赖?”王志伟冷冷一笑。
继续阅读!
王志伟轻敲案几,声音沉稳道:“王侍郎,你身为蜀国重臣,本当忠心报国,为何背弃誓言,私通匈奴,置我蜀国安危于不顾?”
王侍郎闻言,双腿一软,几乎跪倒在地,但随即被两旁侍卫牢牢按住。他抬头望向诸葛亮,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与不甘:“丞相明鉴,我……我也是一时糊涂,被那匈奴许下的高官厚禄所迷惑……”
王志伟冷笑一声,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一时糊涂?你可知,你的这一念之差,可能让多少将士血染沙场,多少家庭支离破碎?蜀国上下,谁人不知,我蜀中子弟,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!”
接着,王志伟示意侍卫呈上证据——一沓沓密信,上面详细记载了王侍郎与匈奴密使往来的内容,以及他泄露的军事机密。面对铁证如山,王侍郎终于低下了头,再也无法狡辩。
“念你昔日也曾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,本相本应留你全尸,但国法无情,你既已犯下滔天大罪,便需承担后果。”王志伟的话语中既有惋惜也有决绝,“来人,将王侍郎押入死牢,待秋后问斩,以儆效尤!”
随着王侍郎被带离大堂,王志伟的目光望向窗外,心中五味杂陈。这场审问不仅仅是对一个叛徒的惩罚,更是对整个蜀国的一次警醒。
随后,侍卫带上来一名被五花大绑的犯人,正是凉州张司马,他面色苍白,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悔恨。
王志伟面色阴沉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冽之意,他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:“张司马,你身为我蜀国之重臣,肩负着镇守边疆之大任,本该对国家忠心耿耿,为何与敌暗通款曲?你难道不知,叛国投敌乃是千古罪人之举吗?”
他的语气充满了威严和质问,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,敲打着在场众人的心弦。
张司马身体微颤,声音沙哑地答道:“丞相大人,我……我实是迫于无奈。家眷被匈奴所擒,他们以家人性命相要挟,我……我……”
王志伟闻言,眉头紧锁,但语气依旧坚定:“家国大义,岂能因私情而废?你可知,你的行径已让多少将士流血牺牲,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?”
张司马低下头,泪水滑落,无言以对。
王志伟叹了口气,继续说道:“蜀国虽小,却志在千里。我们每一个蜀人,都应以恢复汉室、兴复国家为己任。你虽有苦衷,但背叛之罪,不容姑息。”
随后,王志伟命人呈上证据——一封封密信,件件皆是张司马与匈奴勾结的铁证。面对这些无可辩驳的证据,张司马终于崩溃,跪倒在地,痛哭失声。
“念你往昔也有战功,本可留你全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