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跋乞梅跃在空中之际,马鞍恰好滑到他身下,拓跋乞梅忙坐回马鞍之上,附身系好腹带,将马鞍牢牢固定住。
拓跋乞梅这一下脱马甲的方法,兔起鹘落,甚是干净利落,惹得江朔高声叫好。
拓跋乞梅双手平举,对江朔道:“江小友,轮到你了,把马鞍抛给我。”
江朔依照拓跋乞梅的法子,顺利取下马鞍,却未交到乞梅的手上,只见江朔也是先伏在马背上,解开肚带,再提着马鞍跃起,向着前方草海远远地投掷了出去。
拓跋乞梅惊呼道:“江小友,你马鞍也不要了吗?”
江朔胯下桃花马却还在奔驰,江朔不及答复,手上暗运神功,三两下扯碎鏁子甲,环扣落了一地,马蹄下的草地长草萋萋,这些铁环一旦落入长草丛中,那可就再难找回了。
这时桃花马跑出了二十几步,正到了江朔抛出马鞍的位置,江朔俯身一抓,重新拾起马鞍,同时跃起,将马鞍放到身下,再依法施为固定好马鞍。
二马身上陡然轻了这么许多,自然欢嘶不已,四蹄腾空,加速跑起来。
鏁子甲铁甲难得,需要先将铁锭熔铸拉坯成铁丝,再做成铁环,再将铁环串成一片,编织成甲,铁匠将铁环连缀成片,被称为“织铁布”,一名制甲师,每日只能织一寸见方的铁布,要制成可供一人穿着的铁甲所费功夫可见一斑。
吐蕃国力不比盛唐,就是倾全国之力,估摸着也拿不出三千副以上的骑甲。江朔他们这样穿脱,便是毁了两副鏁子甲,身后的吐蕃追兵见状叫骂声一片,却止不住双方的距离越拉越开。
眼看双方已相距一百步之远了,江朔索性转身倒坐在马上,翘起脚来,将残留在马身上的鏁子甲铁环抄手中。
这套鏁子甲的铁环呈山纹排列,互相锁扣在一起,比之唐军札甲更轻,因此适合给骑兵穿着使用。江朔拿起一条数个铁环扣在一起的链条,在手中掂了掂,感觉甚是趁手,随手如飞蝗石般打出。
江朔内力了得,链条的重量正适合飞行,竟然被他掷了近百步远,然而终究是太远了些,甲环在堪堪打中吐蕃排头兵之前坠落在地,饶是如此,也将众吐蕃骑士惊得勒马。
拓跋乞梅没想道江朔的武功竟然如此神俊,不禁和江朔对视哈哈大笑起来,然而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。
许是江朔这一掷提醒了吐蕃人,吐蕃武士竟然纷纷摘下角弓,扣上雁翎羽箭,吐蕃角弓的威力极强,江朔曾见识过南霁云使用尹子奇所赠吐蕃角弓,知道这种弓的厉害,射两三百步远不在话下,自己和拓跋乞梅还完全在对方射程之内。
吐蕃军队开始追逐时,并没有用弓箭,因为他们知道自家的鏁子甲的防护力,所谓“铠如环锁,射不可入”,这么远距离上射了也是白白浪费箭矢。
当然鏁子甲也只能防远距离的弓箭不能防近距离的弩箭,不然吐蕃具装骑兵就不会在湟源被唐军劲弩射得全军尽没了。此刻吐蕃军见江朔和拓跋乞梅身上没了铠甲,立刻改变策略,向他们射起箭来。
只听“嘣”“嘣”弓弦声响连绵不绝,数百支羽箭一齐射来,场面蔚为壮观,江朔功夫再好,也难以尽数击落,拓跋乞梅喊道:“往左!快往左跑!”
二人一边用各自的武器拨打羽箭,一边策马向左飞奔,这才避开了这一轮飞箭的攒射。
不想吐蕃人的射箭方式先当诡诈,此前射箭的只是追兵的十之二三,待江朔和拓跋乞梅向左驰出之后,领军将领立刻高声呼喊,让上一轮未射箭的骑士朝着二人躲避的方向再次开弓射击。
这次二人更加慌乱,拓跋乞梅的兵刃本就是长柄药锄,江朔则将七星宝剑的剑与鞘首尾相连在一起,组成一把斩马刀样子的兵器。二人将手中长柄武器轮转如飞,拼命磕打,才将羽箭尽数打落。
二人脱了铠甲虽然马跑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