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信息的,已经人口赋税登记的,杨清源怎么能从这一份文书上就看出一个村庄有问题呢?!
虽然柳望舒没有问出口,但是杨清源也知道她的疑问,两人的默契程度,非凡俗可比。
“这份卷宗的赋税页上没有一点问题,而这就是最大的问题。”
“按时缴纳赋税,也有问题?!”柳望舒不明白。
“这个村庄,地处深山之中,田亩也不算肥沃,按理说他们的赋税是很难交齐的。但是户曹竟然没有去这个村子催过一次税,他们近十年来也没有任何赋税漏缴和拖欠,这难道不奇怪吗?!”
杨清源是事务官,对于这种地方事务也是了解的。一郡之地,有七成的税赋能不拖欠就已经是干吏了,甚至许多富庶的镇甸,税赋都需要催缴,而且还无法收齐。
而一个生活不算富裕的村子,十年来却没有拖欠过一次赋税,这就耐人寻味了吗?!
难不成是因为这个桐山村的人,都特别拥护朝廷,自觉纳税吗?!
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虽然失之偏颇,但也有一定的道理,贫困的地方在法治意识上一般也都有所欠缺。
这个桐山村,一定有问题!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