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教员诚不欺我(3 / 3)

大夏状元郎 近墨黑 3474 字 2022-03-09

匠群里,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的真实信众?

之所以有这样一念头,是有原因的。

在此之前,郑经觉得,人还是必须得有点文化,才具备被利用价值。

正因为如此,他第一时间瞄准的是那帮跟他同船的士子。

可结果呢?

已经到会宁好几天了,可真正来找他报到的,就顾倾城一个。

午餐时分,他问过顾倾城,最近那些士子在忙啥。

答案是忙于呼朋唤友,成群结队搞聚会逛青楼,就算有个别士子想起了他这位真理社的高人,可听顾倾城说,他们一听说真理社暂时并没有啥特别的安排,也就把他给抛诸脑后了。

这样郑经意识到,这些家庭条件太好的士子,一向游手好闲惯了,想靠他们来一起为理想而奋斗,除了一个谦谦君子顾倾城以外,似乎靠不住。

与之相反,这些工匠就大不一样。

自从他接手书局以来,这些工匠在有了明确的任务之后,不管是老的还是新来的,一个个都干得很带劲,就算到了傍晚下班后,也还一个个都不肯走,在继续加班。

而郑经给了他们什么?

让他们吃得饱饱的一日三餐,外加少得可怜的薪水。

当然,这少得可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。

在这个时代,工匠们的待遇确实很低,比如说像费老头这种类似于工头的,一个月下来也只有二两银子的薪酬,至于普通工匠,少的七八百文,多的一两半。

这还是德王府给工匠们的薪酬比别的工坊还要高一点点的情况下。

而郑经到来后,所做出的承诺,只不过是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,提出了加班工资、奖金的概念,算下来,一旦有事忙,待遇也就相当于工匠们原来薪酬的两倍左右。

而结果是,工匠们对他感恩戴德,卖力干事。

还不到二十名工匠,一个月下来,又能花掉他多少银子?

平均每人每月三两银子,一个月顶多一百两银子,就福利待遇全解决好吧!

而他几天下来,他已经讹了顾倾城、王公子两万多两银子了,接下来应该还有银子源源不断地收进来。

教员同志诚不欺我,果然还是平下中农更靠得住啊!

他忍不住如此感慨。

既然这样,那要不要把重心转移向平民阶层,稍稍培养一点属于自己的力量?

一个新的想法从他脑海里冒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