例子来举的腹黑娘娘及清冷小道姑觉得很无辜。
咱们是来听课的。
不是被你来当反面教材的!
而郑经却并没有理会她们的感受,又举起了例子:“再举个例子。
“假如你再碰到下面那些士子来烦你,你又实在是不想搭理他们,你有没有办法一句话把他们给气走不说,还拿你无可奈何?”
又一个假设性问题被他抛了出来。
陈蒨武立即又歪着脑袋想了起来。
把人给气走肯定是没问题的,一句不想搭理你就能解决问题,但那样的话,势必会被认为无礼,一旦传到他的腹黑娘娘耳中,十有八九又会挨批甚至挨揍。
于是他只能摇了摇头。
“《论语》里能告诉你答案,你只需跟他们说一声: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
郑经的答案又来了。
陈蒨武的眼神又亮了起来:“哇,这话也很有意思。”
腹黑娘娘:“……”
还好,这次不是拿我当反面教材了,替楼下那些士子表示无辜。
接下来,郑经又举了很多类似的例子,每一次,他都是先抛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假设性问题,然后从《论语》里来寻找正确答案。
一本隐晦难懂、枯燥无味的《论语》,就被他这么活生生地拆了开来,让陈蒨武听得津津有味不说,还一一记了下来。
听得津津有味的,自然不止是中二少年一个。
陈蒨文:没想到这想三妻四妾的家伙,讲课竟然这么有趣!
郑书笙:这书呆子不傻啊,我记得当初给我们讲《论语》的先生,可不是这么讲的啊!
而一心学道,对儒学并不感冒,甚至隐约对儒学不以为然的徐玄机,此时竟然也听得入了迷。
至于德王妃……
这郑浪之果然是悟道高人,一本隐晦难懂的《论语》,竟然可以被他跟日常中的一些琐事关联起来,这不就是所谓的合道吗?
也难怪他狂妄,并不太过于给德王府面子。
确实是有狂妄的资格!
此时的她,心里之前对郑经所产生的些许不满,已消散一空。
甚至于她还在想,等回了会宁之后,干脆不送陈蒨武去皇宗学了,直接拜郑浪之为师?
大不了多许给他一些好处!
此时的她,已经忘了,郑经曾提醒过她,他上课时会有些疯癫之语。
疯癫之语很快就来了。
在举了足够多的例子后,他抛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:“现在你能不能告诉我,人为什么要多读书?”
这才是他想在这第一堂课,想教会中二少年的重点。
对他而言,教一本《论语》一点都没难度,有难度的是真正让中二少年喜欢上读书,也只有达到后一目的,才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。
他的职业病又犯了。
“读圣贤书,明君子理,走天下路,行仁义事,懂世间难。”
陈蒨武用他一开始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了他。
由此可以看得出来,中二少年不仅不愚笨,记性还挺好,也很机灵。
但这答案却不是郑经想要的。
“不,因为只有读书,才能让你摆脱愚昧,拥有真正的思想和灵魂,让你变成活生生的人,而非行尸走肉。”
郑经极为认真地说道。
他的疯癫之语终于来了。
这样的话,放在后世倒是比较容易理解,但就算是在后世,恐怕也很容易惹来非议。
没文化的人,就一定是行尸走肉?
争议之处就在于此。
而这样的非议,在这里也是有的,比如说徐玄机听了之后,细细一琢磨,就忍不住撇了撇嘴。
你的意思是说,那些不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