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4章 蒙巴顿的打算(新春快乐!(3 / 5)

真的表忠心了,就不可能反水。

但是,很明显陈潇是不可能这么做的:“常副校长,你觉得我们接手的这150多万难民,他们为什么活得这么惨?

在中原有四害,旱,水,蝗,汤。

正因为有了这四害,所以中原地带的老百姓才会民不聊生。

旱灾水灾和蝗灾,这些是天灾,人为现在还控制不了,但是最后这汤,就是汤恩波,这位可是比前面三样天灾还要狠的人。

正是让整个中原大地民不聊生的人,但是,这样的官在老头子底下多不胜数。

现在,终于从受灾的中原地带来到这,我们给他们分发了土地和教他们种地的生产队长。

如果,这一切都不在学校的控制之下,而是重新回到了老头子的掌控之中。

你觉得,这些逃难到此的难民,他们的结局跟在中原大地有什么区别吗?

最重要的是,这个学校如果落到了老头子手中,还能不能保持这样的战斗力,你想过了吗?”

常副校长默然。

这个学校到了老头子手中还能不能保持这样的战斗力?

答案是绝对不能。

这个学校到了老头子手中肯定被拆的七零八碎,然后被各军分割拉回自己的部队。

学校里面的学生随便一个出去,都能在别的部队当上班长,或者排长连长。

甚至优秀一点的学生,都可以去当营长。

因为他们的功劳够战斗经验够,战绩,足够辉煌。

最最重要的是,学校里面出去的学生每个人都会带部队,他们学的就是这个。

所以这必定会成为香饽饽。

然后必定会被国府各大势力瓜分完,到最后留给校长的可能就是一个空架子。

所以就连常副校长自己也知道,绝对不能够向老头子低头。

否则,眼前的大好局面就会成空。

陈潇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放心吧!不就是20万英印军,和曼德勒囤的15万日军吗?

我们现在,不再是以前那个苦哈哈的,只有几千人的部队了。

等我10天,只要有10天时间,我们就能拥有一批,是原来6倍人数的生力军加入队伍。

毕竟不是从白纸开始教,他们都是有一定的底子了,适应新装备,适应新的作战方法,应当不是什么难事!”

这种话也只有陈潇才能说出口,别人说这种话那叫吹牛或者白日做梦,但是陈潇说这种话那叫阐述事实。

兰姆英军训练营,这是刘易斯.蒙巴顿紧急调来的20万英印军。

说实话,印度能打的军队,早已经调往欧洲,几乎所有能打的受过现代化军事训练的军队,都已经调往欧洲去了。

(历史上六几年跟我们打,之所以有这个勇气,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经历过了残酷的欧洲大战,还活着回来,所以相当有信心

对于在亚洲玩过家家其他国家一度看不起,所以才有这个勇气挑起争端)

是的,印度被称为英女王皇冠上的明珠,就是因为印度这块地方可以源源不断的为英军补充兵员,补充劳动力,补充民夫。

但是印度人在欧洲大战时候的表现确实有点差强人意,在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
现在刘易斯.蒙巴顿调集来的20多万印度人,再加上差不多3万的军官,这已经是他在这个时间内,能够调集来的所有的力量。

蒙巴顿觉得,如果不重新拿回缅甸,那么这会将是自己从军生涯当中的重大污点。

史迪威当然是不希望中英两国会起冲突,因为一旦这两个国家起了冲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