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:没有钞票都白扯(2 / 2)

的差别不是重要的。

重要的是他是否有学习的兴趣;是否有学习的动力;是否有面对学习时遇到的困难,是畏惧,还是耐心,亦或是勇敢面对。

这个“学习”,当然不单指书本作业。而是宽泛的,涉及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的技能。

小到婴幼儿时期的穿衣吃饭,大到成人后遇到工作、情感的难题。

每个人的反应各不相同,大多数人,是能够尽力去解决的。

至于解决得好不好,并没有一定的正确答案。但一般性的社会共识,还是有的。

比如考上好大学,比如学到高超的手艺,比如夫妻恩爱,比如家庭和谐……。

这些,都会得到公众的认可、赞扬。

但这些被称为“幸福”的感觉,并不是每个人能够得到,或者说轻易得到的。

人间的众多不幸,也就使人同情的同时,另有一份慨伤。

所以幸福,所以不幸,以及面对幸福和不幸的反应,是继续追求更好,还是沉迷、沉沦?这些,都跟每一个人的性格,大有关连。

看着脸上神情暗含得意的父亲,林弘毅当然知道目前亲友关系的这些改观,大多来自自己的前世48岁的人生体会。

否则,此时的父亲,应该不是坐在这里,而是先搬去了筒子楼,再又转去了通县;他的教学工作,也早已被停止;后来的日子,更是不堪去想。

既然有这份幸运,使得此时的林弘毅,可以尽可能改变亲友的处境。那么,作为重生回来的他,只有一份不容推辞的使命感。

认真地对父亲点点头,林弘毅说“爸,的确。我跟姐姐的性格培养,都很好。我们努力学习和正确面对生活,这里面,首先要感谢的,就是你跟我妈。”

林春平正在沾沾自喜,听到林弘毅并未单说自己,心里有一点点酸溜溜。

“嗯,弘毅懂事了,你说的都很对。但是,”林春平说着,看看西边的那间屋,再接着说,“作为父亲,我还是对你们要求很严、很高的。”

林弘毅听了,速记明白父亲林春平这是在“争功”。他正要发笑,已经听到西边屋里的,贺翠莲不悦地声音传来“嘿,你可真敢说!俩孩子合着都是你一个人养的!”

林春平连忙回应“我话还没说完,你着什么急嘛!”

林弘毅使劲憋住笑,站起来说“吃好了,我先收拾碗筷。”

林春平想起来什么,对端着碗筷走出屋的林弘毅说“嗯,你收拾好后再回来,我有事跟你说。”

99。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