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八章 战和不取(2 / 2)

他今日一反往常,就是因为要夺取平定建奴的天功。

万历三大征之后,大明朝军备松弛,国力严重下滑,国土面积更是缩小了一小半,乌斯藏都司没了,建奴崛起。

尤其是萨尔浒的那一场惨败,可以说把大明朝的国威和军威彻底给打没了,就连朝鲜都有点阳奉阴违的意思,不在像以前一样对大明言听计从。

在这个国家微弱之际,如果能够有一场平定建奴的大胜,那对国家士气的提升,民族自信心的提升,可想而知。

虽然熊廷弼打了几场胜仗,规模也不算小,可是现在的辽东将士,以及一些士绅官员,还是惧怕着建奴,百姓就更不用说了。

而他王绍徽是吏部尚书,是堂堂的大明天官,六部官员之首啊。

按照大明朝的潜规则和管制,吏部尚书一般都是要兼任内阁大臣的,而他王绍徽却没有,可谓是一桩奇事。

而且他这个吏部尚书的威望和掌握的权力,也远远不如他的前任,尤其是和万历年间的前任对比,他和被架空没区别了。

吏部尚书往往是皇帝最为信重的大臣,但是朱由校对他的态度可谓不冷不淡,两相对比,他心中的落差以及建立功勋的渴望,只会被无限放大。

王绍徽有野心,他想要入阁,而且他的目标是内阁首辅,因此他必须得有功劳才能成为他的垫脚石。

否则就以目前的朝堂局势,和皇帝对他的态度,吏部尚书就已经是他的顶点的,相信他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。

如果他要踩着王在晋、启、宋应星、程国祥这些皇帝极为倚仗且信重的大臣上位,就必须得有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功劳。

而现在就有夺取这样一件功劳的机会,那就是老奴的首级,以及辽东的太平!

其实仔细想一想,朱由校也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野心。

王绍徽的祖上可是出过礼部尚书的,他的从祖父王用宾,管至南京吏部尚书,权势不可谓不大。

这样一个显赫出身的官宦后代,怎么可能会甘愿屈尊于同僚?他必然是要往上冲的,绝不会甘心碌碌一生!

在历史上,他可是魏忠贤的得力干将,著名的东林点将录就是他编写出来的,甚至还认了魏忠贤做干爹,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野心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