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,江湖(1 / 3)

九劫生晖 自由自海 3480 字 2021-03-26

孤雁鸣哀向南飞,

秋风萧瑟凋凉催,

春晓夏去难回头,

黄花遍地怜人愁……

深秋微凉,及至晌午,日光倾城,拂风徐徐。

望海,大运城玄武卫,劈柴小巷。

巷名劈柴,供火十载,

穷措其中,为富不涉。

听名字便知是一处什么样的地界,随处可见的劈柴架梁房屋,低矮密集,在这偌大的玄武卫也算是一大特色。

因其左邻玄武卫最繁华的地段,玄武枫树大街,所以这里又被戏称为,主街之袖。

这里自然也就少不了风月烟柳的场所,当然更多的还是撂地杂耍的穷苦人家,混在一起,以劈柴巷为中心,像是某种无形的默契,左右两侧对比的非常鲜明。

此时右侧那一大片区域,早已熙熙攘攘,有咿呀咿呀练声的,有舞刀弄棒练耍的,还有见怪不怪的行人,偶尔停下脚步瞧瞧看看,好不热闹。

而左侧区域却是异常的安静,按理说其紧挨着的繁华无比的玄武枫树大街,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此,但事实确是,连过路之人好像都会选择故意绕开。

再看整个玄武卫,以卫城之姿,坐拥山脊,盘旋而建,融山之势,威武霸气。

左右共两条主路,一条两侧栽种着齐整挺拔的枫树,故名曰:枫树大街。

另一条直通山顶尽头,那里矗立着一座木石亭子,雕梁画壁,七彩瓦阁,日光之下,如凤起舞,故名曰:凤仪亭,这条主路便被称为凤仪大街。

两街将整座卫城分为三个部分,左中右,各有千秋,劈柴巷正处于最右下侧的区域。

不过比较相连于后方那座高耸入云的山峰,玄武卫又显得矮小平庸了一些。

那里才是整个大运城最核心的地带,山巅中城,运脉所在,大运城。

四山环绕,四城拱卫,

远远看去,雾气昭昭,琉璃溢彩,从上至下,层次分明。

而玄武卫只是这磅礴运脉南麓的一小部分而已,更别提劈柴巷这等地方。

自古就有左贵右贱,居高临下的思想,特别是在建造的格局中,更发挥到了极致。

所以,劈柴巷的位置便显而易见了,它只能处在辅山最底层的山脚位置,临近海岸,偏僻孤陋,甚至连中城的影子都看不到。

再赶上背阳之时,别提有多幽暗混杂,脏乱无序了。
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

可熙熙攘攘,三三两两,也最少不了人间烟火气……

沿着幽深的小巷行进,一眼根本望不到尽头,倒是岔路蛮多,四通八达的。

转入一条略显狭窄的拐角,踏着坑坑洼洼的泥泞地,天色更加暗了许多,一不留神就会碰到随意搭建的窝棚,必须要低头弯腰,四处躲避,方能堪堪通过。

当终于走过这一段难堪的路程,眼前突然宽敞了许多,不能说豁然开朗,也算是一处空旷之地,最起码难遇的阳光,在这里都能见到少许。

可以算作是一处极好的小广场,视野开阔,前后左右各有一处通路,虽然与大的街道没法相比,但在如此密集的地方汇聚,也算是不可多得,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
特别是正前方的那条,比较于其他的方位,更是大大的不同,齐平整洁,隐隐可以看清连接的尽头,那是一排排高大的枫树,一片片热闹的繁华,是与此地完全不同的场景……

在一方摇摇欲坠的墙根下,一棵需几人合抱的千年古檀茁壮成长,斜跨占据道路一大块区域,看起来有些年岁了,但即使是郁郁葱葱的健壮,也免不了季节交替的变换,叶落满地,为原本潮湿的土地,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松软。

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,完全不似之前那么难走,算得上非常合适的歇脚之地,那自然也就少不了一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