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何如此看重韩信,相信韩信一定有些过人之处。何况现在自己这种情况,都恨不得病急乱投医了,于是问道“那怎么办?”
萧何答道“得给他封官,有实权的官。”
刘邦答道“没问题,我就封他做将军。”
萧何并不满意,说“叫他做将军,还是留不住他。”
深信萧何的刘邦咬咬牙做出决定“那就拜他为大将吧!”
萧何很高兴地说“这是大王的英明。”
刘邦就问出了第二句话“还有呢?”
萧何直言不讳地说“大王平日骄慢无礼,拜大将是件大事,不能儿戏。如果大王真心要拜韩信为大将,那就应该选择一个良辰吉日,沐浴,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。”
刘邦说“行,我都听你说的做。还有呢?”
萧何说道“没了。”
刘邦就又来了“不对不对,一定还有什么。你想想,你再想想。”
萧何想了一阵之后说道“我记起来了。虽然这么拜将了,但他心里还是有可能对之前的轻慢有想法。”
刘邦又回到了第一个流程“那怎么办呢?”
萧何答道“大王您得找个机会告诉他,您早就打算直接封他当大将,但是军中肯定不服,这对他管束军队也不利。于是干脆等军中逃兵的事情发酵之后,这时候他来,出手解决了这个问题,就能让那些怀疑他的人全部都闭嘴了。”
刘邦点着头继续走流程“还有呢?”
萧何答道“没了,真没了。”
这时候刘邦第三句话就来了“行,就这样。这件事就你去办,到时候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。”
汉营里传出消息,刘邦要择日子拜大将啦。
几个跟随刘邦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,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。
赶到拜大将的日子,拜的大将竟是平日他们瞧不起的韩信,一下子都愣了。
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,韩信果然不负萧何所望,为刘邦夺取天下,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,与萧何、张良并称兴汉三杰。
独孤无忌马上组织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。
刘邦的这些做法,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不学无术、遇到事情就推卸责任耍无赖的流氓做法,但实际上却完全相反。
很多时候,人所在的位置不同,所需要用到的方法不同。或者说,相同的一个处理方法,不同位置的人使用的话,效果完全不同。
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遇到事情了踢皮球、推诿都不是好事情,只有一种情况例外。
那就是刘邦所处的这个位置——唯一的、最高的领导人。
一个无所不能的领导,下面的人绝对强不到哪去。
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。
首先,领导太强的团队,久而久之,下属不可避免的产生依赖心理,不管做什么事都想着后面有人兜底,责任心就会下降。
其次,领导太强,下属做出成绩之后的成就感很低。毕竟自己就算做得再好,也没有领导亲自来做的好。
第三,领导和下属间的信任感比较低。领导总担心下属做不好事,下属总担心做错事;
第四,下属的成长空间被限制,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潜能。
综合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很难做到人尽其才。
而刘邦的这个做法就完全的解决了这些问题。
当然,世上的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。
依靠一个天才的领导,整个团队取得巨大成就的例子也不少。在这方面,历史上最为突出的就是“位面之子”汉光武帝刘秀。
刘邦手下,萧何韩信张良等人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。反观光武帝一朝,普通人很难记得起来他手下有哪些出名的将领和谋士。为什么?这是因为刘秀的太耀眼,其他人的光芒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