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国家的政策了!”苏卫民不满的说道。
“呵呵!”
“我这不是说万一吗?要是分的话,就更好了啊,咱们说回现在啊爸,您说,我要是有办法在一两个月里挣个一两万块钱,您说这不是比上学,然后参加工作更能够体现我自己的价值吗?”苏羡一脸正经的胡说八道。
实际上苏羡的这番言论有点像后世所说的读书无用论,对于这样的说辞,苏羡是百分百认为就是扯淡的、。
但是谁让他的前身是一个学渣呢,要是他能够考上大学,苏羡倒是想要开开心心的去上大学,可是现在不是没考上吗?
所以只能是用这套胡说八道的理论去忽悠苏卫民与胡丽萍了!
苏卫民先是一愣,本能的感觉苏羡说的有些道理,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挣一两万块钱,自然是很好的了。
万元户可是一个荣耀啊!
不对!
苏卫民突然福至心灵,想到了一个问题“兔崽子,差点让你给骗了,你以为你是谁你啊,还一两个月去挣一两万块钱!”
“就是,老二,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就算是你不想去上学,也可以去学一门手艺啊,等过几年你爸退下来的时候,你就去那你爸的工厂上班,这不是挺好吗?那些大钱你就不要想了,咱们还是稳定一些更好。”
这个时候的国企工厂的工人是世袭的,也就是说老子退休了,儿子可以顶老子的班,继续去工厂上班。
在时间的流逝中,胡丽萍这个时候也没有了刚刚的气愤,已经开始为自己儿子以后的生活考虑了。
一旁的一大爷与一大妈也是如此的劝说苏羡。
殊不知,苏卫民与胡丽萍的反应,实际上也在苏羡的计划之内!
“妈,我爸的工作还是以后让我哥去吧,毕竟我哥的情况比我还要特殊一些不是吗!”苏羡先是安抚胡丽萍,断绝了他们让自己去工厂工作的念头。
苏羡出生的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,所以每家人都很能生,像苏羡家这种只生三个的,都是少的。
但是接班工作的只能是一个,其他的工厂就不管了,只能是走曲线救国的路线了。
胡丽萍听到苏羡讲道他哥,眼神中流露出悲伤的神情,实际上这也是他们希望苏羡能够考上大学的另一个原因。
如果苏羡能够考上大学,那么毕业以后,就不用接他爸的班了,而是会被分配到新的工作,苏羡的大哥苏河就能够接苏卫民的班了!
苏羡见胡丽萍不说话了,趁热打铁的跟苏卫民讲道。
“爸,我又不是傻子,隔壁的唐宗洋都能够挣那么多,我凭什么不能啊,要不然您给我两个月的时间,如果我挣不到两万块钱,我就去复读怎么样?”
唐宗洋是他们这个胡同的名人,比苏羡大几岁,也是他们这个胡同的第一个万元户!
“你也要去‘拼缝儿’?”苏卫民问道。
拼缝儿!
说的其实就是倒烟,虽然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了,但是一些物资依然不够充裕,比如香烟。
所以也就诞生了‘拼缝儿’这个行业。
就拿前几年在帝都卖一块一毛五的‘金健’与三毛四的‘香山’来讲,在帝都想买烟只有合作社能买到,烟摊儿想要在合作社买烟首先在成本上不合适,再其次对他们也没有很好的门路。
而‘拼缝儿’这个行业的出现,就类似于后世的中间商,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,再加上他们要的量大,到时候就可以和合作社谈,可以以十块钱每条的价格拿好卖的‘金健’十条,再以原价拿十条不好卖的‘香山’。
因为合作社也都有任务的,所以他们也喜欢这样的行为,同时‘拼缝儿’再把这些烟拿到马甸去,那里有一个自发的烟草批发市场,到了那边‘拼缝儿’就可以以十一块五出售‘金